Thursday, September 13, 2007

阿根廷婆婆

《阿根廷婆婆》 吉本芭娜娜著 奈良美智圖 陳寶蓮譯 時報,2007

那天黃昏在書局裡,與阿根廷婆婆邂逅,度過了一段帶點兒空靈虛幻同時又有點兒懶洋洋的時光。

邂逅的最初,與其說是注意到作者吉本芭娜娜,不如說是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奈良美智的封面繪圖所吸引過去。令人無法忽視的存在─那個一看就覺得個性彆扭的大頭小孩,從分得很開的雙眼中傳遞出某種近似脆弱與悲傷、卻又堅強不願受干擾的自我意志;明明是個孩子,質樸童稚的表情中卻又透露出洞察人性的世故。表面看似相反的元素,渾無罣礙地共存,令人不得不讚嘆:真是迷人的二律共反啊!

回到文字本身來看,作品維繫了吉本一貫的風格─在相對簡單的敘事結構中,再平凡不過的人物,因某個契機而展開跳脫常軌的人生,然後也不是刻意的,但總之就如水到渠成,一度瀕臨破裂的關係修補好了,某種執念也釋然了。

十足的吉本芭娜娜風。淺淺的笑,淡淡的淚,一切的一切彷彿被包裹在薄薄一層霧中,因為迷濛看不透而產生莫名的柔和感。儘管如此,倘若從閱讀滿足度來看,個人覺得,這本書恐怕只能歸類在“可接受但無驚喜”的範疇。這樣講或許有些失禮,但單純從一個讀者的眼光來看,我真的認為吉本是創作品質穩定度偏低的作家,有的作品清新脫俗、令人驚豔,有的作品卻乏善可陳、令人生厭。

《廚房》是我與吉本的初會。還清楚記得當時一邊讀著那敏感纖細的描述,淚水一邊涔涔滴落,整顆心彷彿被揪起,久久無法自己。在那個當下我突然了悟,長期以來,我偏好的作品多半產自男性作家,但原來某些故事只有女性作家才寫得出來,心靈的某些角落也唯有女性作家才觸碰得到,這股難以言喻的悸動無關性別刻板印象,但絕對與性別有關。

遺憾的是,雖然第一次接觸的經驗美好到讓我下定決心要追隨這個作家,但沒過多久就發現了吉本的致命缺陷。生離、死別、超能力…這些元素的重複度之高,導致閱讀的邊際效用不斷下降。但倒也不是就此可以單純地歸納結論:飢餓時吃下的第一顆饅頭最美味,其餘帶來的滿足感依序遞減。儘管操作類似的主題,時不時吉本又會寫出像《王國─仙女座高台》這樣率真靈巧的作品,所以撇開主題侷限或同質性過高不談,終究是回歸到作者本身寫作穩定度的問題。

不過,弔詭的是,正因為吉本作品的品質忽高忽低,所以直到現在,我仍然無法徹底捨棄她。誰知道,會不會就是這部作品,吉本又帶我們走進那極光般璀璨、令人嚮往的境界?

ninikitt

No comments: